蒙曼:韩翃《章台柳》
【往期回读】
重要声明
本文素材综合整理于网络。图文分享仅供交流,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,如涉版权,请联系我删除,谢谢!更多精品资源,可联系我微信jddzzgx 。
腹有诗书气自华,最是书香能致远。
她,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学者,中央民族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她,温和亲切,从容平和,知性优雅。
从2007年开始,她五上《百家讲坛》,讲授《武则天》《太平公主》《大隋风云》等内容;先后担任《汉字拼写大会》《中国成语大会》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等节目的点评嘉宾。
她引用诗歌时信手拈来,叙述历史时引人入胜,讲解人文时,随口串联的小故事更是风趣幽默,让人欲罢不能。
比如她说:元稹虽然写出了“曾经沧海难为水”,却是“历史上著名的一个深情但不专情的人”。这些趣味小知识,常常让人听得意犹未尽,希望她能再多讲一些。
作为点评嘉宾,她妙语连珠、旁征博引,在她的讲述之下,这些的历史文化知识,仿佛自带好玩有趣的属性,让人无限向往。
她以独到见解与妙语巧思,成为众人心中的“女神学者”。
有人说,在她面前,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。而她则云淡风轻地说,“求知”才是一切问题的答案。
今天我们分享一首和韩翃一生悲欢离合,密切相关的两首诗《章台柳》。
第一首:章台柳
章台柳,章台柳,昔日青青今在否?
纵使长条似旧垂,也应攀折他人手。
第二首:杨柳枝
杨柳枝,芳菲节。可恨年年赠离别。
一叶随风忽报秋,纵使君来岂堪折!
第一首是韩翃写给爱妾柳氏的问候,第二首则是柳氏给韩翃的回答。这两首诗有两个出处,一个是唐朝人许尧佐写的传奇小说《柳氏传》,另一个是唐朝人孟棨《本事诗·情感》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,咱们讲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的时候,也说过,它就记载在孟棨《本事诗》里。《题都城南庄》也罢,《章台柳》也罢,背后都有诗人的人生故事。但是我敢保证,论诗也许是崔护稍胜一筹,要论传奇,那韩翃的故事可不知道高过崔护多少了。怎么回事呢?
根据书里的说法,韩翃本来是一介寒士,家徒四壁,但是素有才子之名。所以也交了很多朋友,其中有一个朋友姓李,我们就管他叫李生吧,特别有钱,而且特别欣赏才子。他把韩翃请到自己家里住,每天在一起高谈阔论。
李生有一个宠姬,姓柳,能歌善舞,艳冠一时,她也对韩翃动了好奇之心,整天就从墙缝里偷窥,越看越觉得韩翃非同寻常。有一天她就和李生说了,“韩秀才虽然现在落魄,但绝不会久居人下”。李生一听就知道柳氏对韩翃有意了。他是个慷慨的人,和中国古代很多慷慨的人一样,爱朋友胜过爱美人,就决心成全这对才子佳人。于是李生就置了一桌酒宴,酒酣耳热之际,就对韩翃说,“秀才当今名士,柳氏当今名色,以名色配名士,不亦可乎?”说罢飘然而去,还给两个人留下三十万家财。
所谓一顺百顺,韩翃得了美人之后,第二年就考上了进士,用实际行动证明,柳氏也罢,李生也罢,确实没看走眼。那诸位,到这里,这个故事完美不完美啊?真完美啊。落魄的才子,慧眼识英雄的佳人,慷慨的富豪朋友,真是中国版的爱情传奇。问题是故事并没有完,中国自古不是讲衣锦还乡么。韩翃考中进士后,就还乡省亲,柳氏留在长安等待。可是谁也不曾料想,就在这个时候,安史之乱爆发了。兵荒马乱,这对乱世儿女也如同雨打浮萍。柳氏怕人侮辱,就落发为尼了。而韩翃呢,则被淄青节度使侯希逸招为掌书记,到了山东。
这样过了三年,局势渐渐稳定下来了,韩翃就派人带了一绢布口袋的散碎金子,到长安打听柳氏的下落。那个人千辛万苦找到柳氏,奉上口袋,柳氏一看,白绢上题了一首诗,就是这首《章台柳》。柳氏看完,泪如雨下,当即回诗一首《杨柳枝》。当然后来《章台柳》也罢,《杨柳枝》也好,都成了词牌了,所以你说这是两阙词也可以。那到这儿,大家是不是也松了一口气了,觉得韩翃和柳氏要破镜重圆了吧。事实上,并没有。
韩翃得到了柳氏的消息当然非常高兴,正好他的上级淄青节度使要入朝,要带着韩翃去。他喜出望外,到了长安,第一件事就是到寺院去寻找柳氏。可是万万没有想到,就在他回京之前,柳氏已经被人抢走,音讯无踪。韩翃真是顿足长叹,无可奈何。可是谁也没想到,事情还会有转机。
那有一天,韩翃在长安街上信马由缰,忽然前面一辆豪车里传来了声音,“后面骑马的可是韩员外?”多么熟悉的声音啊,是柳氏。柳氏就停下车,告诉他,她被新近立了大功的一个番将叫沙吒利的给抢走了,做了人家的小妾了。事出仓促,柳氏也不能久留,就约韩翃第二天再见。那韩翃一夜无眠,到了第二天约定的时候,柳氏又乘车来了。但是她没有下车,只是从车上递出一个玉盒,里面放着自己平时用的胭脂,哭着对韩翃说,“我已经不能脱身了,留着给你做纪念,我们从今永别吧”。说完,绝尘而去。
那柳氏为什么不留下来,韩翃为什么不追上去啊?因为安史之乱的平定,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回鹘的力量,所以当时的回鹘将士在唐朝耀武扬威,这个沙吒利很可能就是一个这样的将士。那韩翃一介儒生,柳氏一介弱女,怎么可能和人家抗衡呢?那事情到这结束了吗?还没有呢。正好这天淄青节度使手下的武将们要聚餐,就拉韩翃一块喝酒。韩翃当然是丧魂落魄,将领们就问他怎么回事,韩翃把来龙去脉讲了一遍。这时候就站起来一位少年将领,叫许俊。许俊说了,这件事我来办,请韩兄给我这几个字就行。韩翃就给他写了几个字。
许俊换上了一身胡装,骑上一匹马,又牵上一匹马,就走了。走到哪去了呢?到沙吒利家了,那沙吒利出了门,一会儿许俊用力砸门,说“将军坠马了,快不行了,想见柳夫人最后一面”。柳氏赶紧出来,这时候许俊就把韩翃的字给她看,然后把她扶上马去扬长而去,把她带到了酒楼之上。柳氏和韩翃执手落泪,大家欢声雷动。可是欢呼过后,武将们马上意识到,这可给主帅找麻烦了,弄不好淄青节度使要负责任的啊。那大家赶紧找侯希逸认罪,侯希逸大喝一声,这么急公好义的好事应该我来做啊,怎么让许俊这个小子占了先啊。马上给唐代宗上表,说沙吒利夺人所爱不义在先,我的下属擅自把人抢了回来,我愿意承担教训不严之罪。唐代宗怎么处理呢?他听完了这个故事,也是深受感动,就给了沙吒利二百万钱,把柳氏判归韩翃了。就这样,柳氏和韩翃几经曲折终成眷属。怎么样?是个好故事吧!
有了这个故事,咱们再来看诗。“章台柳,章台柳,昔日青青今在否?纵使长条似旧时,也应攀折他人手。”所谓章台,本来是秦国的宫殿,当年蔺相如给秦王献和氏璧就在这座殿里头,后来汉朝的长安城有章台街。诗里的章台就是代指长安。柳既可以指柳树本身,又是柳氏的谐音,诗人连用两个叠句,可见呼唤的急切,情感的焦灼。那诗人在呼唤什么?又在焦灼什么呢?
下一句“昔日青青今在否”,当年你青枝绿叶,现在还那样吗?大家要知道,《世说新语》里有一句话“蒲柳之姿,望秋而落;松柏之志,经冬弥茂”,是讲柳树柔弱,不禁摧残,所以诗人才会问“昔日青青今在否?”其实咱们大家都明白,诗人是在借柳喻人呢。所以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当年我离开的时候,你正艳冠群芳,如今历经风雨,你是否还是当年的模样。可能有人会说了,这个韩翃是直男癌呀,怎么那么关心容貌啊?难道柳氏美貌不再,他就不喜欢了吗?话不能这样理解,柳氏在诗人心中就是青春和美丽的化身,蒲柳弱枝本来不该摧残,也不容摧残。
所以一句“昔日青青今在否?”其实是两个问题,“你还在吗”?“你还好吗”?这两个问题背后,是诗人多少的担忧与怜惜啊!这句诗还有另外一个写法,叫做“往日依依君在否?”直接化用了诗经的“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”。那意思还是一样的,写得也非常好。在不在,好不好是一重担心,诗人还有另外一重担心。“纵使长条似旧垂,也应攀折他人手”,长条似旧垂这是在呼应前面的昔日青青。中国古代不是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么,柳条只要返青,就难免被攀折的命运。
那女子也是一样的,兵荒马乱之中,女子的美丽,大概就像柳条的青翠一样,足以带来灾祸吧。就算你美丽依旧,应该也被他人带走了吧?一个乱世男子的牵挂与忧伤,就这样借着柳树委婉的表达出来。《章台柳》这首诗好不好啊?挺好的,清新委婉而又比赋巧妙,青青杨柳和依依柳氏仿佛融为一体,耐人寻味。
那韩翃写得好,柳氏答得也好啊。她怎么打的呢?“杨柳枝,芳菲节。可恨年年赠离别。一叶随风忽报秋,纵使君来岂堪折!”什么意思啊?在花团锦簇的春天,杨柳也舒展身姿随风起舞,但是“可恨年年赠离别”,可恨的是,这样柔软的柳枝,却要年年被攀折,赠与离别之人。杨柳天生与离别相伴,已经够可怜的了,那更可怜的是什么啊?“一叶随风忽报秋,纵使君来岂堪折!”《淮南子》里说过“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”,就是后人说的“一叶落而知天下秋”。转眼之间,春去秋来,纵使你此时再来,柳条已经凋零,柳叶落下,无法再折了。什么意思啊?
杨柳命中注定被人攀折,已经可怜,更可怜的是,就算攀折,它也希望被你攀折啊!可是你来得太晚,它已经凋零,你攀折不到了。很明显,既然你韩翃拿柳树来比我,那我也拿柳树来自比吧。在人生的春天,我也曾吐露风华,可恨的是,我美好的青春却被离别所误,不能在你身边尽情绽放,光阴似箭,人生易老。我如今已经容貌凋残,就算再见,你应该也不那么喜欢我了吧?你看柳氏多聪明啊,你说攀折,我也说攀折,但是你说的是我也应攀折他人手,而我回的却是“纵使君来岂堪折”,其实这就是在告诉韩翃,我并没有攀折他人手,我还在等你,但是由于别离的痛苦,我已盛颜不再,恐怕你都不想攀折了吧。一个乱世女子的委屈和担心,就跃然纸上了。
你看两首诗,一问一答,谁也没说自己,都讲了柳树的故事,但是就借着折柳赠人这么一个风俗,乱世男子的牵挂和乱世女子的委屈就已经表露无疑,这就叫“风流婉转,语浅情深,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”。赠诗的韩翃是个真才子,答诗的柳氏是个真佳人,他们的诗,配得上他们的传奇故事。
那最后再感慨一下吧!唐朝真是诗人的黄金时代啊。只有在这个时代,豪门才会心甘情愿地为诗人献出美女,武将才会心甘情愿地为诗人舍生忘死,连皇帝都会心甘情愿地为诗人网开一面。有这样的唐朝,才有这样的唐诗。